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周瑾容 张维夏)患者在家动一动手指就可预约未来7天的号源,无需排队取号;开放周末门诊,重量级专家坐诊;手术安排再提速,患者当天住院做手术、第二天可出院回家;互联网医院“云”服务,60个专科451名专家线上问诊……记者今日从湖南省人民医院了解到,“后疫情时代”为尽快满足疫情防控期间积压的就医需求,以及复工复产复课后不同人群的看病需求,该院“加码升级”优质服务,6月开始推出10大便民新举措,通过流程优化为患者平均“省”出一小时。
“我提前2天就预约挂了号,预计就诊时间是今天上午10时26分,我提前一个小时从家里出发来到医院,不用排队挂号,直接来到眼科门诊的就诊区,花了不到1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检查,太方便快捷了。”家住韶山路的赵先生拿着检查报告,走出湖南省人民医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大多数医院门诊关闭或延期开放,正常诊疗服务受到影响,给患者就医带来了一定困难。当前,中国疫情防控转为常态化,从“暂停”到“重启”到“快进”,各行各业都在逐渐步入正轨,恢复正常运转状态。作为湖南省政府直属唯一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结合自身情况,推出了10大便民新举措,为患者就医“提速”,免去反复排队等候的烦恼。
据悉,10大便民新举措包括:
推出全预约门诊。医院所有号源100%向社会公众开放预约,患者在家中动动手指,关注“湖南省人民医院”公众号填写信息完成流行病学史调查,然后可按院区、学科、专家来预约未来7天的号源。患者按系统给出的预计就诊时间信息前往医院,无需再排队取号,直接到各专科诊区就诊。此外,缴费、查看报告单等都可在手机上轻松完成,免去反复排队等候的烦恼。
按需增设号源。根据患者多样化需求,医院开设特色号源。比如为方便出院患者复诊增设“特约门诊”号,患者与医生约定后可在窗口现场挂“特约门诊”号凭挂号单至相应科室,找到当日未坐诊的主管医生看诊,保障诊治延续性;为方便仅需简单开药、开常规检查的患者,医院开放普通内科门诊主治医生号源;为方便需要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患者,医院开放绿色通道;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没有提前预约挂号、来院后挂不上号的80岁以上老年患者,医院无条件提供当天门诊号源。
开放周末门诊。周六门诊与周一至周五正常工作日一致,该院天心阁院区、马王堆院区、岳麓山院区三院区开放近60个专科门诊,开放号源数为4000个左右,派出重量级专家坐诊。因此,患者周六就诊也可以挂到知名专家号。周日则增开眼视光、眼科、口腔科门诊,方便上学、上班人群周末看诊。周末门诊所有检查科室均同步开放,患者不必担心看了病却做不上检查或者因为周末导致预约检查延后的问题。
检查加速度。医院对现有的检查流程进行优化,对B超、放射、检验、心电图等热门检查科室人员进行弹性排班,“人休息机器不休息”,开放午间检查、检验时段。此外,检验科突破常规模式,每天12时之前的免疫、分子生物等化验结果当天完成发报告,增加特殊检验项目的检测频次。这样一来,患者做心电图、B超检查即时查即时出报告,临检、生化一般检验项目当日查当日出报告,核磁、CT等大型检查1至3天内出报告,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
住院床位全院统筹。该院天心阁院区、马王堆院区、岳麓山院区一院三区床位全开放,专科、学科、中心、院区间床位充分协调灵活安排,同时实现医疗专家资源沟通合作,患者享受到同质化医疗服务。医院上线病区自助床旁结算系统,患者在床旁就可以办理出院结算所有业务。医保结算、出院结账、发票打印、医保结算单打印、费用总清单打印均在自助机上可完成,患者无需到结算窗口办理,缩短了出入院结算的等候时间。
手术安排再提速。医院三个院区59个手术间全部开放,增加手术间闲时、晚间、节假日利用率,开台准点、接台无缝衔接,提高手术运转效率。急危重症手术保障绿色通道畅通,手术间实现随到随做、先抢救后缴费。医院开设日间手术病房,将湘人社函【2018】178号文件《湖南省省级日间手术试点工作方案》中医保报销目录的56个病种纳入日间手术实施范畴,在门诊完成相关术前检查的患者,可当天住院做手术、第二天出院回家,并按政策享受医保报销。
互联网医院“云”服务。作为省内首家试点“互联网线上复诊、院外药品配送、线下居家照护服务”一体化服务的互联网医院,目前湖南省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在线服务专科有60个、专家有451名,患者通过手机可看病、开单、拿药。湖南省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发挥医疗信息化优势,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患者等慢性病患者开展“互联网+慢病管理”,形成“医院、社区、家庭”慢病管理延续服务,构建“健康监测+疾病诊治+健康指导”闭环式慢病管理,打通医院与患者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很多康复期群体,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残障群体,母婴群体等特殊人群,出院后仍需继续进行管道、伤口、营养、心理等方面的护理,疫情防控期间这部分群体需求更为集中,“网约护士”需求激增。通过“一键下单”,患者就能享受“滴滴打车”软件一样的智能匹配和快速便捷服务。目前,省人民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辐射范围达到全省的90%。
志愿者服务全天候。每天都有超过20名以上的志愿者在医院为患者提供帮助。医院在门诊一楼大厅设立挂号咨询指导处,为每位患者提供挂号咨询、分诊导诊服务;在门诊检查、检验区域设立志愿者服务站,为患者提供指引、咨询和便民帮扶服务;在各楼层诊区,志愿者协助诊区测量患者及陪同人员的体温,审核陪同人员的健康卡(码)。
微改造优化环境。医院在天心阁院区和马王堆院区实施改造升级项目,翻新路面,新建绿化带、人行步道等,对停车位进行清理,将有限的车位全部用于就诊患者;规范出入口管理,人车分流,增设“扫码”通行,畅通并加快院内车流。为解决天心阁院区楼栋之间的连接和下雨天患者转运等问题,医院新建一条100米长的钢框架结构风雨长廊。
MDT(多学科)门诊少跑路。医院整合专家资源开设肝癌、结直肠肿瘤等多个MDT门诊,设立多学科门诊专用诊区,规范就诊流程,为疑难杂症患者提供一站式医疗技术服务。“患者不动专家动”,患者只需要挂一个号,会有多个专家共同看诊,提供最优诊疗方案。